一 问题的提出
剪纸艺术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通过作品反映出的感情、理想,审美意识的真挚、纯朴、直率,就构成了剪纸质朴的艺术风格。庄行学校的"剪纸"活动课在校内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分阶段开设普通班及提高班,学生参与面广,几乎人人都会剪刻图样,并初出成果。现在,学校的剪纸活动正朝科目化、课程化、科研化发展,学校的剪纸课题《农村学校艺术类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曾经获县科研成果一等奖、市三等奖。但综观现在学生的作品呈现一种趋向成人,缺少学生应有的特色。表现形式和手段上都比较集中在传统方面方面,束缚了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对其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更需要一种适合他们的形式和环境来满足他们的美术学习。现代剪纸综合艺术概念界定于把各种艺术元素融合到剪纸当中,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从而焕发时代的风采。
二 情报综述
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调研,网络收集发现对于同类课题在全国范围的研究和实践状况作了较为完整的对比分析后认为,目前全过很多的地区都在做民间剪纸的保护和发展,其重点在于对剪纸艺术形态的保护性措施,很多的地方是把剪纸作为一个校本课程在开发和研究。主要研究有:
辽宁省辽阳市九中承担《剪纸》课题研究,是作为劳动技术课程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是继承了传统的民间剪纸技法,丰富感性材料,再传授剪纸的基础知识,如剪子的使用,阴刻(剪),阳刻(阳剪)等理论,教学生如何订稿等等。
温州永兴一小承担的省级课题《剪纸艺术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主要研究通过剪纸内容与教育途径、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开发了剪纸与儒学文化、剪纸与校史文化、剪纸与科技特色文化相整合的特色资源。
周士军负责主持的“海娃剪纸”研究课题《农村小学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了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对传统剪纸艺术进行传承以及对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对现代教育氛围的影响。
综观以上课题研究,都强调了继承的重要性。但都没有本着剪纸艺术创新发展的层面上进行,并没有站在美术专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剪纸这种艺术形态的内涵,没有研究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点在何处,没有研究不同剪纸形态对美术课程的意义。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 通过现代剪纸综合艺术的创作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学习智慧,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二) 通过学生剪纸综合艺术创作的研究培养学生在概括物体外形的平面造型处理能力、作品的细节处理能力和形象的组合造型处理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提炼能力为后期的意念性表达做好铺垫。
(三) 在剪纸综合作品创作的辅导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构成作品的元素的再认识、理解、运用能力,能采用各种材质的纸张进行创作,表现更大胆。
(四) 通过研究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素材,为教师的提供一些感性的经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研究。
(五) 通过现代学生剪纸综合艺术的研究,形成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剪纸综合艺术作品读本。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形成学生剪纸综合艺术创作辅导的模式
(二)研究剪纸综合作品的形式、手段和表现风格,探究学生美术辅导的新形式观、作品观,帮助教师建立新的学生美术辅导指导策略。
(三)研究剪纸综合艺术的内容、材料、表现技巧上的变化而引起的作品效果变化。
(四)研究学生在剪纸综合艺术创作过程中异类组合、主体附加的创造能力和手法的运用。
(五)剪纸综合作品创作的评价模式。
五、研究的方法、步骤与实践
(一)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座谈、问卷及访谈等多种形式,就剪纸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从学生、教师层面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剪纸的认识、喜欢程度以及对之产生的困惑。
(2)行动研究和实践
因为现在剪纸综合艺术源于创新,因此我相近各种方法让学生把剪纸和各种艺术样式进行融合,例如在《服装设计》一课中,让学生在木偶上用纸做服装并装饰以剪纸图案。为了迎接世博盛会在上海的举办,举办《我们一起看世博》实践活动,以打印的各种世博场馆为真实背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身体特征制作剪影作品并张贴于背景纸张上,让学生体验到剪纸贴画的魅力和乐趣。在行动和实践中去发现各种现在剪纸综合艺术表现的题材和手段。
(3)文献研究法
现代剪纸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艺术创作方式,因此也有大量的论作和书籍。我带领学生通过网络和到图书馆查询等方式去认真学习,如认真拜读了湖州市龙泉学校陈勇老师的文章,他对剪纸贴画有很深的研究,感觉受益匪浅。学生们更是找到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教授《再见传统》系列论著和作品集,他把民间剪纸融入现代艺术当中,既保留了民间传统艺术又使民间艺术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他很多思想和手段让我们有茅舍顿开的感受。
(二)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8月)
(1)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一次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学习,通过调查报告来收集学生关于剪纸综合作品的调查资料,明确学生在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相关的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计划。
(2)制定学期的活动开展计划如:学生方面:利用校第三届艺术节举办海宝剪纸比赛;教师方面:学习理论,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安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1)2009年10月,为了深入得到专家和同行的帮助,由学校支持,特请工艺美术大师赵方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领导和工艺美术中心组的专家们共20余人来我校进行了剪纸特色项目观摩和研讨活动,专家们在肯定的同时对我校现代剪纸综合艺术研究方面指引了道路并提出很多有益意见。
(2)2010年元旦前夕组织一次《现代剪纸综合艺术作品比赛》,落实现代剪纸综合作品在课外的实践情况,并进行评比。
(3)在剪纸课堂中侧重于剪纸综合作品在设计.运用领域中的研究,为了上了系列公开课和研讨课。探索现代剪纸综合艺术内容上的空间处理能力,根据各种影象轮廓的造型,采用造型游戏、组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表现学生的美术体验、联想和情趣,寻找最适合现代剪纸综合艺术表现的题材并创作出艺术作品。
(4)从2010年12月起,和学校艺术总辅导员、美术教师共同编撰剪纸校本教材,多次修改,并在2010年8月进行印刷,新学期在六年级学生中使用。
(5)2010年9月底,在学科视察中,特请区美术教研员徐韧刚对教材进行点评并对我校现代剪纸综合艺术的发展方向上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 整理各阶段、各块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交流。完成课题的总结性报告。
(2) 整理教师的上课案例、教案、论文和相关的影象资料。
(3) 收集研究成果中的评价。
(三)我们的实践
(1)就剪纸活动情况的调查
就剪纸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和喜好程度更设计了对六年级学生、家长设计了问卷,分别在课题实施初期、后期进行了调查(见下表):
初期 后期
|
项目
|
学生
|
家长
|
你喜欢剪纸吗
|
|
55% 90%
|
50% 85%
|
选择剪纸种类
|
传统剪纸
|
38% 15%
|
30% 20%
|
刻纸
|
15% 8%
|
15% 15%
|
现代剪纸
|
42% 62%
|
30% 35%
|
都喜欢
|
15% 15%
|
25% 30%
|
选择剪纸时间
|
活动课
|
55% 70%
|
80% 90%
|
双休日
|
45% 30%
|
20% 10%
|
剪纸对学业的影响
|
有影响
|
22% 8%
|
35% 15%
|
没影响
|
50% 60%
|
60% 70%
|
促进学习
|
28% 32%
|
5% 15%
|
剪纸能提高哪方面能力
(多选)
|
动手动脑能力
|
35% 85%
|
95% 100%
|
审美能力
|
25% 86%
|
45% 85%
|
创新能力
|
35% 85%
|
48% 65%
|
都兼之
|
42% 84%
|
60% 90%
|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剪纸活动都非常喜欢,而家长对此类活动也表示相当的支持。学生对剪纸活动的创新发展有非常浓郁的兴趣,学校也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充裕的时间,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剪纸活动的课程化和新版校本教材的编订。
由于学校领导的支持,我们剪纸活动由课外兴趣组改而走进课堂,每周在六年级安排了两节劳技课进行剪纸教学。学校也专门设立的剪纸工作室,配备了所需材料。学校老版的教材是在原庄行小学课题研究基础上得来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们积极参与编纂了新版教材在六年级课堂中使用,新教材突出剪纸活动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层面,让学生更具有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剪纸制作相框、剪纸鼠标垫、剪纸立体贺卡、剪纸国画、剪纸服装等对剪纸艺术进行全新阐释。
(3)美术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剪纸内容,尝试与各种艺术样式的多元融合。
剪纸是融合了创造想象、绘画造型、剪刻技艺和多种审美意识的艺术形式,本身是美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立足于美术课堂,想进一切办法进行多元融合。例如:在六年级美术教材《我们喜爱卡通》一节中,我让学生尝试把米老鼠、唐老鸭做成英语字母剪纸的形式,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习气氛活跃,取得超出想象的效果,也创作了大量作品。区级公开课《我纸我SHOW》是七年级教材《绚丽多姿的服饰》单元的一节,尝试把剪纸艺术嫁接于服装设计当中,当学生们把一些废弃的剪纸边角料做成精美的纸服装时,得到同行们的赞扬和肯定。其他地方,凸版画和纸版画教学中,同样让学生把剪纸和版画结合在一起使用,将剪纸夸张、生动的造型和版画的激励效果结合在一起,学生陆斌的剪纸版画《海风吹过我的家乡》还获得上海市“东陆杯”中小学生版画作品展的二等奖。
(4)活动课注重外向的延伸,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剪纸活动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民间,有一定的流行性。因此,此类活动应该注重外向的延伸,应该与社区教育和活动的这会效应紧控相连,这样一方面通过活动继承、弘扬了祖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使活动向纵深发展。
例如,我们也将作品推荐、赠送给家长、社会团体和家乡父老乡亲,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赞赏。六一活动中,我们制作的剪纸卡片被各单位代表和家长们哄抢一空。奉贤区菜花节剪纸民俗表演时,很多游人主动要求学习并细心制作。
我们又以剪纸活动为切入点,融合专题教育活动,如: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卫生教育宣传等,使创建特色项目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又通过各种展示活动、评奖活动,既展示了学校特色、弘扬了民族文化,也让了解、关心、支持我们。例如,许多家长帮助孩子买剪纸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参加双休日活动,这样各种力量的配合,推进了剪纸特色活动的创建,使之更具生命力,使校园艺术之花盛开。
(5)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剪纸学科的教学中,构建庄行学校剪纸特色网站,扩大剪纸活动辐射性。
根据区青少年宫工艺中心组专家们的建议,我们制作了庄行学校剪纸特色网站,同时将信息技术引入剪纸学科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也给学生表现剪纸作品带来了简捷、丰富与高效的工具。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获得了对剪纸学习的持久兴趣。比如,利用PS软件,学生们就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图案演变成黑白样式并进行艺术处理,制作成剪纸作品。通过特色网站,也让学生们开阔了视线,增长了见识。网络还使得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走走进课堂,时刻享受剪纸艺术带来的乐趣。同时,我们还通过剪纸网站来扩大交流,在八面来风专栏中,辽宁、山东等地的剪纸爱好者纷纷留言,表达合作交流的愿望,这也必将带动我校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
(6)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在现代剪纸综合艺术辅导研究过程中,我感觉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摸索到一定的方法,分别从课堂导入、教师示范、教学媒体、指导创作、作业评价和课后拓展等方面展开研究,撰写论文《浅谈剪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在全区美术教师范围内进行了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初步形成了兴趣培养(六年级)、技能强化(七年级)、创作设计(八年级)、自我发展(兴趣小组)的教学体系,分别进行剪纸分层教学。由此而写论文《初探如何在农村初中进行剪纸分层教学》获得奉贤区美术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
六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摸索到一套现代剪纸综合艺术创作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证明,能够渗透新时代的审美理念,重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挖掘当地人文特色,融入多种形式和技巧,结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新形式剪纸,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我们将剪纸的各种传承创新手法,总结为以下几种形式:
(1)剪纸与多种绘画形式的结合
在剪纸教学中,一些学生因为年纪较小和造型能力的问题,对于一些细节的剪刻显得十分吃力,于是仅用笔勾线加以表现。我们从学生的这些“反传统”的想法和做法中得到启发,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剪纸本身是一种融合了创造想象、绘画造型、剪刻技艺和多种审美意识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自身与绘画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学生平时对于绘画接触较多,了解较深入,加上绘画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的作品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形式现代而多样。
(2)剪纸的多种剪刻形式、技巧的组合运用和创新
常见的剪纸有折纸剪、随意剪两种,前者简单易行,后者自然细致。剪刻的方法有阳刻(只留线,去掉空白),阴刻(只留空白,去掉线),阴阳兼刻。其过程包括了画、剪、刻、染等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巧。在剪纸创作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勤于动脑,勇于创新,在传统的方法基础上,结合表现内容、形式,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剪刻技巧的组合,来完成作品。同时,利用网络让学生领略悠久的天津剪纸、蔚县剪纸,注重诗情、意境的日本剪纸,善于剪影的欧洲剪纸,神秘的墨西哥印第安剪纸等。还注重吸收了木刻、黑白装饰画等现代造型语言,丰富了学生对剪纸形式、技巧的感性认识。
(3)剪纸与现代工艺设计的融合运用
现代社会,各种工艺设计铺天盖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影响。剪纸也要发展学生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验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提高意志力。要为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机会、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于是,我们通过剪纸与现代工艺设计的融合运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完善学生“现代人”的个性素质。
(4 )剪纸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传统的剪纸内容包括动物、植物、人物、民间故事等。以模仿的方式组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形式过于呆板,不能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作品千篇一律,缺少生气,无法展现学生最有价值的个性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寻找自己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感兴趣的内容,将它融进剪纸作品中,从而引发出学生的原创能力,创作出联系学生实际,具有生命力的原创作品。既增强了学生对剪纸的浓厚兴趣和学习表现欲望,又增加了剪纸作品的内容形式。
(二)编撰了校本教材,促进了活动的课程化。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素材,也有了自己点思考和经验。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我们编写了一本比较详实的校本教材,里面有基础知识、创作技法、佳作欣赏、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既可以满足同年级学生的普及运用,又能带给特长学生创新思维。
(三)更加丰富了优美的艺术环境,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满着时代气息和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剪纸作品,经过装祯被布置在校园的很多地方。温馨教室布置中,几乎每个班级都设立剪纸角来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学生也以自己作品能在学校展示为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时时刻刻感受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的魅力,从而陶冶情操,对师生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四)制作了剪纸特色网站,扩大了学校影响力和剪纸艺术教育方面的区域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课题研究中素材的积累和梳理,我们制作了庄行学校剪纸特色网站。网站制作之初就得到青少年宫工艺中心组成员们鼓励和支持,后面又得到区信息中心专家们的帮助。我们也在不断更新内容,把自己原创和收集的资料上传到网,博得好评,多次在各个层面的信息化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
七、我们的思考
现代剪纸综合艺术的辅导研究带给了我们很多收获,也使我们发现了自身工作的很多不足及困惑。
(一) 校本教材的内容还很单薄并且未能形成体系。本次校本教材编撰只是次尝试,只能在六年级使用。在后续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还要形成分层式的教材体系来不断补充和完善。所以,现在剪纸综合艺术的普及还需要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
(二) 现代剪纸综合艺术是个比较新型的艺术种类,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范例。如果说传统剪纸贵在继承,现代剪纸综合艺术绝对是贵在创新。这就需要一点点去摸索和探究,不断推陈出新。
虽然有这些困惑和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坚信,在以后的剪纸艺术辅导过程中,只要在不断吸取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丰富营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其自我的原创精神,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多元创新性,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剪纸艺术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资料
《现代剪纸资源开发与教学初探》 韩国鈞
《儿童现代剪纸贴画的研究》 陈勇
《论剪纸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趋势》 陈耀
《剪纸艺术教学研究》 郭宪
《剪纸遭遇“现代化陷阱》 《中国教育报》
《再见传统》 吕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