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10月奉贤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指导意见》,确立了本责任区的督导主题“教师师德建设与专业发展情况”,于10月24日下午就“教师师德建设与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经常性督导,同时也就学校周边环境和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随访督查。期间,查阅了学校提供的有关材料: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近年内师训工作计划总结,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学校部分师德教育、师训工作活动材料等。分别访谈了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等班子成员与部分教师、学生;观察了2节课堂教学(三年级语文)。现作以下简要报告。
一、督导情况记录
(一)专项督查
1、建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与制度机制,保障教师师德师能孕育。一是建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庄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相关人员蹲点年级组、学科组;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并制定了《庄行学校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庄行学校师德建设“五不准”实施办法》、《庄行学校教师违法师德师风处理办法》等制度。二是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和三年发展规划,为教师搭建平台,展现自己的教学成就。三是秉承“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成功,让我们的教师都能提高,让我们的学校不断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设计了每学年涉及全体教师、职初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计划及相关培训项目。进而确保教师师德师能的有序孕育。
2、策划师资队伍建设主题活动与评价活动,丰富教师师德师能培训。一是根据教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坚持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个人反思与小组研讨相结合。开设了“道德讲堂”、“师德讲坛”,利用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集体宣讲;每学期通过学生、家长、年级组推荐评选“庄行学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并在表彰基础上进行版面宣扬优秀教师的事迹;结合区教育局“五提倡、五表率”师德建设主题,开展学校“五表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温馨办公室”评选活动。二是每学年制定好教师读书方案,为教师统一购买读书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李镇西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朱永新的《致教师》等;每名教师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20篇,读书体会1篇,并利用政治学习有计划宣讲交流。三是依托名师培训基地及中山学校托管契机,组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教研组长、中层领导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浸润式学习。四是结合区教学节活动,制定历届学校教学节活动方案,分别举行3年期教师教学展示、5年期教师教学比武、庄行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学科课程命题比武与双向细目表制定等教学研究活动。有效助推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3、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专题目标与专题内涵,优化教师师德师能成果。注重开展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教师师德师能的有效途径与丰富内涵。书记、校长率先主持《红船365》、《供给侧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农村学校自创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等课题,将教师的优良师德孕育和专业素养精湛融合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开发乡土美术资源、促进随迁子女学生文化融入的实践研究》3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区重点课题《农村学校自创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和区一般课题《依托作业评语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践,引领教师群体不断增强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与内驱力。
(二)随访督导
1、学校周边环境。学校注重周边环境的整洁与安全,校园外围墙宣传内容丰富,保安机制完善,学校门口的师生出入严格安全防范措施,有行政班子值班、教师值班、家长志愿者值班等;建立了“家长一日进校管理活动制度”,有效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校园安全情况。学校以“一训三风”布置各楼宇和活动场所,各处的安全消防设施齐全,教学大楼、专用教室、操场上的体育器具等均时时维护、时时检查、时时调整,积极营造师生的时时处处安全校园。
(三)观课评价
共观课2节,均为三年级语文。综观由两名青年教师执教的两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充分体现了其精湛的学科教学专业素养。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语文课中,教师以阅读、感悟、解读相关字、词、句,语法知识点诠释等教学环节,如期完成教学任务。数学课中,教师关注导入的自然度、讲解的清晰度、练习的贴切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合理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问题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训练,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良好。鉴于能进一步实现教学环节的严谨性,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策划与实施中强化关注拓展性训练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从而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其乐于探究的自觉行为。
二、典型经验与做法
1、注重多方位、挖潜力教师队伍建设。基于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宗旨,积极发挥“城乡一体,携手共进”主题项目的有效开展,有序安排中层干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赴卢湾第一中心小学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进行“浸润式”培训,有成效。
2、注重针对性、可行性实施教育科研。相继确立了“红船365”党建科研课题、“供给侧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并在书记、校长的主持与引领下有序开展,教师参与面广,有效性强。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针对教育教学质效尚待优质化发展现状,学校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基础上的骨干教师群体培养。建议学校一要围绕学科建设遴选教研组长,优化教研活动;二要拓展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涵及管理机制,如建立“集师德师能于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以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自觉行为。从而有效促进既能培育一批骨干教师又能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报告人:徐美乐 黄亚民